特别声明:网站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疗法请到院面诊专家。
挂号热线:0871-68072800
医院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黑林铺滇缅大道2696号
门诊时间:8:00-17:30(节假日不休)
滇ICP备16004067号 云卫网审〔2013〕第057号
来源:昆明帕金森医院 阅读:8人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根据我院帕金森病关爱中心近五年患者资料统计,发病人群逐渐年轻化,很多30-50岁年轻患者发病较多,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大部分帕金森病人肢体震颤
早期的帕金森患者有60-70%会出现震颤,也就是常说的手颤抖。其中,绝大部分人是在静止不动时出现手颤抖,另外有10%~20%的患者仅表现为倒酒、拿筷子、写字等动作时出现手颤抖。
此外,还有30%-40%的患者,早期并不出现手颤抖。仅仅表现为动作迟缓、手脚不灵活、肢体僵硬等。还有少部分患者早期仅仅表现为面部表情呆板、不笑;无欲、淡漠、幻觉、抑郁症、思维迟钝等症状。因此,早期有时被当作单纯抑郁症治疗,当治疗效果不明显随后出现帕金森病典型症状,加用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不过,帕金森病患者中晚期会合并抑郁症,需要引起警惕。
肢体酸胀、沉重无力需谨慎
还有一些患者早期仅表现出肢体酸胀、沉重无力,类似风湿病或颈椎腰椎病;有的老人出现行动迟缓、语言缓慢、走路拖步等被认为是脑中风或痴呆症;还有患者早期仅表现为出汗异常、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因此,手颤抖型的帕金森病容易早发现,而非手颤抖型的不典型帕金森病容易漏诊和误诊。
一个正确观点的建立必须要避开治疗中的几大误区,下面我们就看看帕金森治疗中经常被忽视的三大误区:
目前我国患者只能去普通神经内科就诊,而忽视了神经外科医生也能治疗帕金森。对于发病早期抑郁、关节疼痛等症状,大部分患者首先会选择精神心理科及骨科进行治疗,而并非神经外科或帕金森病专科,因此部分患者在出现帕金森病震颤、僵直等症状时,其实已经有多年的前期潜伏时间,延误治疗。
治疗保守不积极
震颤、僵硬、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常被误认为是年纪大了的通病,及其容易被忽视并延误早期治疗时机,即使对于已经开始治疗的患者而言,也普遍认为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活质量,而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案。所以就诊时间平均延迟6.7个月,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更低。
仅关注运动症状的缓解
许多病人缺乏对帕金森病的了解,更多只关注震颤、强直等运动症状的缓解和寄希望于尽快治愈疾病,对疾病的长期管理,尤其是长期药物治疗后带来的运动并发症以及常见的抑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巨大影响缺乏重视,因此是一种“短视”的治疗理念。左旋多巴类药物作为经典和有效的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药物,在使用3-5年后较多患者会出现“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症等并发症,尤其是发病年纪较轻的患者中,治疗5年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更高。
切勿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间窗
目前仍有六成帕金森病患者不了解手术治疗,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目前我科针对帕金森病程3年、5年、8年、15年及26年的患者,针对不同病程手术治疗远期效果数据显示,病程短的患者较病程长患者手术预后效果好,病程较长的帕金森病患者,虽术后帕金森病症状得到改善,但是由于长期的异常姿势导致的并发症还需要后期康复锻炼,因此,提醒帕金森病患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该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出现这些现象应考虑手术
诊断明确的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作为“脑起搏器”治疗的适合人群,尤其是那些药物(美多巴或息宁)治疗有效或以前有效但长期服用以后疗效减退,出现了“开、关”波动现象(当药物开始起作用时,病人活动自如,处于“开”状态;当药物失去作用时,病人的活动变得困难起来,称为“关”状态)。这种开关波动在多年服用美多巴或息宁的病人中普遍存在,多数在开始服药3~5年以后出现。
处于“关”状态时的病人表现很痛苦。还有些患者会出现异动症(四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而手术治疗恰好可以延长“开”的时间,缩短“关”的时间,缓和“开、关”的剧烈波动,消除异动症。因此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对服用左旋多巴有良好反应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抗帕金森病药物疗效已逐渐降低或出现副作用,患者的运动症状导致了显著的功能障碍,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适合手术治疗,都可以接受脑刺激器治疗。具体到每个患者能否适合手术还要进行专业评估。
自助预约挂号平台
SHANGHAI BLUE CROSS BRAIN HOSPITAL SELF-HELP REGIST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