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抑郁症 > 护理 >

家人版的抑郁症护理!

来源:昆明帕金森医院 阅读:8

家庭是人类个体发展中必不可缺的一个微生态环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深刻的影响意义和重要的作用。家庭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成员不仅要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生活方面的护理,还应给予患者情感保障,以提高其生活信心,促进患者安全。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精神障碍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80万人自杀死亡,有自杀企图者更是高达25倍。在这些统计数字的背后,是各式各样原因造成对生活绝望的故事。世界卫生组织(WHO)预测,至2020年,神经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15.5%,
 

抑郁症负担比例将上升至7.3%,抑郁症将成为全世界影响人体正常生活能力的第二大疾患。抑郁症患者病程长,护理难度大,抑郁症患者出院后护理和治疗是长期的,因此,家庭成员的精心护理,对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患者当中多数伴随有家庭情感或环境的缺陷。研究中发现,家庭不良因素是造成抑郁症复发的关键,良好的家庭干预是保障病人康复的核心因素。家庭成员不仅可以为抑郁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护理,为患者创造温暖舒适的外环境,还可促进病人得到情感支持,获得精神上的安慰,使之提高对各类事件的应激能力,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康复并防止复发。一方面,家属在患者从发病到康复的整个生命周期起了主要作用,另一方面,家属也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桥梁”,因此,家属应主动与医生和护士沟通,与医护人员共同探讨制定家庭护理计划。

1心理护理

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越来越重要,既可以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又可以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家属应该掌握抑郁症的常识,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随时观察并掌握患者思想动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认清自身情况,鼓励患者倾诉,引导患者换位思考,帮助患者走出思维误区。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的解释,对患者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肯定并鼓励,以正反馈的形式增强患者自信。对于患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尊重患者,不强迫患者;对于患者因疾病而表现的负面情绪和相关症状表示理解,不责备患者,并以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开导患者。
 

2生活护理

在生活中对患者予以细心的照护,鼓励并陪伴患者多参加社会活动,多走出去与人交往,引导患者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并积极参与,同时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护理,多吃高纤维食物,多吃羊肉、核桃、大枣及含维生B的豆类、牛奶及新鲜蔬菜,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睡前用温水泡脚或者喝一杯热牛奶,以促进睡眠。
 

3用药护理

许多研究证实,精神疾病复发患者中,部分依从或不依从治疗的患者明显多于依从治疗的患者。抑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抗胆碱不良反应 ,出现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心动过速等,尤其在服药初期不良反应较重。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纤维素食物来缓解上述反应,另外,一些易引起嗜睡现象的药物一般应在晚上服用。定期门诊随访,遵医嘱调整药物用法用量,家属应鼓励并监督病人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防漏服或服用假药。
 

4意外事件防范

自杀防范是抑郁症患者家庭护理的关键。患者在初发期或恢复期可出现自杀行为。研究发现自杀者在自杀行动前的3个月内,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多于正常人。这些生活事件常引起个体明显的情绪反应,如人际冲突、被拒绝、工作或财政问题、社会地位改变及多重生活事件等。当个体处于某种慢性痛苦时期,这些应激事件常起“扳机”作用,触发自杀。
 

自杀未遂者常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1)认知方式:自杀者一般存在不良的认知模式,在挫折面前不能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做出客观评价,缺乏洞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2)情感:自杀者常有各种慢性痛苦、焦虑、抑郁、内疚的情绪特征,并对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难于接受,绝望感尤其明显;

(3)意志行为:具有冲动性和盲目性,常缺乏持久而广泛的人际交往,难于获取较多的社会支持资源。因此,家属必须洞悉患者心理变化并及时予以相应的支持。

自杀行为的发生并非完全是突发和不可测的,大多数自杀行为的发生存在一定的预兆,可以通过对有关因素的分析和评估,提高对自杀行为的预测和防范。
 

自杀风险评估的基本线索有

(1)自杀者在自杀前曾通过各种途径流露出消极、悲观的情绪,表达过自杀意愿。另外,不愿与别人讨论自杀问题,有意掩盖自杀意愿也是一种重要的危险信号;

(2)近期遭受了难以弥补的严重负性事件;

(3)近期内有过自杀或者自伤行动;

(4)人格改变;

(5)慢性难治性躯体疾病患者突然不愿意接受医疗干预或者突然出现“反常性”情绪好转,与亲友交代家庭今后的安排和打算。
 

抑郁症的疾病规律有晨重夜轻的特点,自杀行为多发生在清晨或上午。如发现患者有自杀的念头,则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看是否需要配合调整治疗方案,并加强支持性心理护理,通过倾听、解释、指导和安慰等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矫正患者适应不良行为,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积极性和应激能力。此外,家属需要24小时贴身陪护,寸步不离,必要时双人或者多人留陪,以防止患者趁家属不便逃离家属视线进而实施自杀行为。留心观察患者的言行, 注意辨别患者病情好转的真伪,预防患者假装病情好转,让家属放松警惕从而发生意外。落实好环境安全和物品安全,关好门窗,保管好药品收藏起一切危险物品。此外,抑郁患者可能发生蓄意自伤行为。蓄意自伤行为较为隐秘,多发生在独处时,因此,家属应该随时观察,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其他人都在关注

自助预约挂号平台

SHANGHAI BLUE CROSS BRAIN HOSPITAL SELF-HELP REGISTRATION

姓名

手机

时间

病情

  • 昆明南大脑科医院 | 版权所有